夯实基础、服务为本、关怀为要,推动玉溪市红十字“三献”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09-22

夯实基础、服务为本、关怀为要,推动玉溪市红十字“三献”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玉溪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群众性大力推进红十字“三献”工作,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秉承人道宗旨,坚持服务关怀,以三个工作措施推动“三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危重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彰显生命接力的博爱奉献情怀。

一、夯实基础阵地建设,筑牢工作根基

(一)发挥红十字基层组织体系作用,实现乡镇(街道)、社区(村)、学校、医疗机构等全覆盖,依托志愿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等阵地建设,在公共场所设置“三献”宣传栏、咨询台,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册,普及捐献知识。

(二)注重协同合作,建成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点。在献血屋、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点,摆放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册,依托玉溪市中心血站每月下县献车,红十字会协同参与,把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采集、登记入库服务,方便周边群众参与无偿献血的同时自愿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为群众奉献爱心打通了便捷通道,真正做到“随到随采”。依托采集点这一平台,玉溪市红十字会到6月底已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140人份,完成全年采集120人份目标任务,工作效能大幅提升。

(三)加强队伍建设,成立志愿者队伍。全市共成立“三献”志愿服务队伍10支,每年在“5·8世界红十字日”期间组织志愿者开展座谈交流,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近两年,通过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持,由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专家对全市红十字系统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推动玉溪市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二、协调服务捐献,提升工作效能

(一)优化捐献流程,简化登记手续。推行“玉溪市红十字会”公众号线上登记平台,方便群众随时报名;对于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上门登记服务。目前,全市登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0399人。加强与医疗机构、血站、民政部门等合作,建立合作机制,确保捐献者信息及时共享、流程无缝对接,今年3月,在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协调下,在玉溪市人民医院完成了本土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获取手术。

(二)精准对接需求,提供全程服务。根据省上指导,合理安排造血干细胞、器官捐献的采集和协调服务工作。对于遗体捐献,严格按照省级管理中心要求及工作流程,红十字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位,对接联系家属,组织默哀致敬环节,全程参与。捐献前,做好家属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捐献中,专人陪同,协调服务好捐献者家属;捐献后,根据捐献者及家庭情况,给予必要帮助。近2年,玉溪市人体器官捐献案例9例,遗体捐献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4例,为玉溪市开展“三献”工作以来当年成功捐献案例数新高,今年人体器官捐献案例数排名全省第三。

三、后期回访关怀慰问,传递人文温度

(一)建立回访机制。对捐献者及其家属进行定期回访,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和生活需求。通过电话、上门走访、线上沟通等方式,及时解答疑问,提供支持。今年,共回访志愿捐献者40余名,走访慰问志愿者家庭30户。

(二)开展关怀活动。每年“博爱送万家”活动期间,玉溪市红十字系统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纳入慰问对象,为捐献者家庭送上慰问金、生活用品等。每年4月,组织捐献者家属参加缅怀纪念活动,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设立玉溪市红十字“生命接力”项目,近两年,通过生命接力资金慰问了23户志愿者及其家属,发放慰问金39000元,其中包含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委托定向慰问金7000元。

(三)弘扬捐献精神,注重宣传报道。充分利用玉溪电视台、玉溪日报、哇家玉溪等当地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以成功捐献典型案例加大宣传,联合电视台制作宣传片《玉溪此刻——让骨髓库活起来》向群众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最后一张“荣誉证书”——玉溪市优秀老教师马金明捐献遗体事迹》被中国红十字报、都市时报、云岭先锋等平台转载报道。提高群众对“三献”工作的知晓率和影响率,弘扬“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玉溪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探索激发夯实基础、服务为本、关怀为要三维模式的效能,不断推动“三献”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社会化,用真心、真情、真行动传递红十字精神,让更多人受益于这份生命的礼物,也吸引更多人参与奉献生命的礼物,为守护生命、传递大爱贡献更多力量。


分享
写评论...